close
教你炒股票 60:图解分析示范五


其实,枯燥的图形,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心理学意义。
走势,本质上是预期的合力。
而预期,本质上是心理层面的。
只不过对于市场来说,可以被当成分力去形成市场合力的预期,都是被外化为市场买卖行为的。
你的恐惧,如果光是在那里恐惧而没有实际的行动,那并不构成市场的交易行为。
因此,所有市场行为,其实已经被如此的心理模式给过滤一遍了。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级别走势从 B0 下跌到 A1 反弹到 B1,再跌破下跌到 A2,再反弹到B2,这可以分为两类:一、B2 低于 A1,二、B2 不低于 A1。
显然,第二种情况,会构成某更大级别的中枢,而第一种情况没有,因此这两种情况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在心理层面上,A1 这第一个反弹的起点,有着很强的心理暗示意义,而再次的跌破,使得这 A1 的价格成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位
而交易本质上都是预期的,这价位就构成了一种实在的预期分类:
一、预期能重新上去 A1 并实际交易,
二、预期不能重新上 A1 并实际交易、
三、观望。
第三种,在实际的走势中不产生实际的交易,因此一、二种心理预期构成了市场合力,而市场的走势是这合力的当下痕迹,因此这两种心理预期的大小,并不需要实际去测量,因为市场的走势就实际反映出来了。
例如,如果实际上不能重新上去,出现第一种 B2 低于 A1 的情况,那么显然在当下的情况下,第二种心理预期大于第一种:预期不能重新上 A1 并实际交易大于预期能重新上去 A1 并实际交易,
消息面、政策面、资金面,这面那面,最终作用的都是人心,人心因预期而交易,这里关系的就是人的贪婪与恐惧、人的贪嗔痴疑慢
而本 ID 的理论从不预测,没有预期,只跟随着市场合力、市场走势而行,这里无须贪婪恐惧,看图作业,如此而已。
但光知道这点还远远不够,因为没有预期可能就是最大的预期,没有贪婪恐惧可能就是最大的贪婪恐惧。
不预测、不预期,并不是不可预测、不可预期,而是不为贪婪恐惧而预期、预测,是根据走势的自身规律来。
走势是有规律的,这规律是不患的,这不患的根源在于人贪嗔痴疑慢的不患。
为什么本 ID要强调当下分解的多样性?
因为走势本身就是当下形成中的,是市场各种预期的合力当下画出来的,而每种画法都是不患的,都是源自人的贪嗔痴疑慢,因此每种多样性的分解都是符合理论的,多样性不是模糊性,而是多角度去让市场本身自己去画地为牢,由此使得市场的走势万变不离本 ID 理论的控制之中,而这,恰好是市场自身的规律之一。


不妨看看上图,上一课刚好说到“红箭头处比绿箭头高,所以不能确定该线段已经完成,还要看后面走势,由此可以知道如何去把握线段的结束”,有人可能问,为什么在这个位置不可以去预测、预期?
因为市场自身并没有完成。
但这里的未完成,是站在人观察的级别上说的,因为所谓的走势,首先是你观察的走势,没有离开你观察的走势。
不同倍数的显微镜下的世界是不同的,但市场操作的成本、交易通道、资金规模等限制了人观察并能实际操作走势的显微镜倍数不可能无限小下去,所以必须确定一个最低级别的线段,把其下一切波动给抹平了。
当然,根据严格的理论,用每笔成交当成最低级别,然后以此构筑线段,这样可以严格地分辨任何级别的走势,但这根本不具有操作性,特别现在交易成本增加,可操作的级别必然要增大,因此,一些可操作级别下的波动,必须要忽视掉。
站在最严格意义上,45-46 线段构成 43-44 线段的盘整背驰(注意,力度比较的是下面所有红柱子的面积之和。
而细致分别线段以下级别,就知道 45-46 其实是一个小级别转大级别,而红箭头后第一次拉起不创新高,就可以出掉了,为什么,因为后面必然形成下上下的重叠结构,也就是有一个小中枢了,而线段以下级别的同级别操作,是不参与这类中枢的。

当然,这是按最严格的,并没有太大操作意义的分析。
而实际的操作中,大概真在有意义的操作,都至少是 1 分钟以下线段级别的
(娇:改一分钟线段以上级别)。
因此,在该图中,如果你是按 30 分钟级别操作的,46-47 的波动就可以不管的,从 3404 开始的反弹,一个标准的 5 分钟级别的上涨,因此你的持有就至少一直等待这 5 分钟级别的上涨出现背驰或突发破坏为止。
显然,46-55 是一个 5 分钟的中枢,55 跌破 53 后明显盘整背驰,各位也不难发现,如果把55 当成第一类买点(严格来说,盘整背驰无所谓第一类买点,只是这样来类比),57 就是一个第二类买点。
55-60,是一个标准的线段级别的上涨,59-60 的背驰足够标准,看看下面MACD 标准的黄白线回拉 0 轴,然后 60 新高,而柱子面积与黄白线高度都比前面不如,由此就知道了

因此,按照理论,60 后必然有调整回拉 58 之下,而实际上 61 就比 58 低,也就是说,58-61 形成一个新的 1 分钟中枢,该中枢是否扩展成 5 分钟的,以及上一个 5 分钟中枢的最高点,也就是 46,是否被重新跌破,都是今后走势的关键。
如果 46 不再被触及,那就是超强走势,意味着 3404 点开始的 5 分钟上涨走势依然延续。
这里必须强调突发消息对市场走势以及操作的影响是不必过于在意的,本质上,任何突发的消息,不过增加了一个市场预期的当下分力,因此,最终还是要看合力本身,或者说是市场走势本身。
一般情况下,由于背驰的精确定位需要用区间套的方法,所以突发消息,最不幸的,就是在这精确定位期间出现,例如这次 530,就是这样。
当然,这是一种小概率事件,更多情况,突发消息在背驰的精确定位后出现,这样突发消息对操作的影响就是 0 了。
而对于那种最不幸的情况,用一个第二类卖点就足以应付,因此,突发消息出来后,在实际的操作中就不能放过这第二类卖点。
不过要注意,并不是任何第二类卖点都需要反应的,这和级别有关,例如你是月线级别的,那这次所谓的大跌,看都不用看,爱跌不跌,随他去。
即使你是 5 分钟级别操作的,如果某突发消息连一个 1 分钟的中枢都没破坏,只制造了 1 分钟以下级别的震荡,那么在所谓的第二类卖点,也是不用管的。
原则很简单,任何消息,都只是分力,关键是看对合力的影响,看他破坏了多大级别的走势,这一切都反映在实际走势中,看图作业就可以了。
注意,突发消息破坏的级别越大,越不一定等相应级别的第二类卖点。
例如,一个向下缺口把一个日线级别的上涨给破坏了(注:到达该级别中枢叫破坏),那么,消息出来当天盘中的 1 分钟,甚至线段的第二类卖点,都是一个好的走人机会,如果要等日线级别的第二类卖点,可能就要等很长时间、而且点位甚至还比不上这一点,因为走势是逐步按级别生长出来的
还有,级别只是区分可操作空间的,为什么按级别?
因为级别大,操作空间按通常情况下就大。
但在快速变动的行情中,一个 5 分钟的走势类型就可以跌个 50%,例如这次大跌,因此,一个这样的 5 分钟底背驰,其反弹的空间就比一般情况下 30 分钟级别的都大,这时候,即使你是按 30 分钟操作的,也可以按 5 分钟级别进入,而不必坐等 30 分钟买点了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91daigou.cn 的頭像
    91daigou.cn

    91daigou.cn巴黎代购

    91daigou.c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